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镇区动态
新桥社区:烟火气里见民生 社区食堂有温度
来源: 海安高新区 发布时间:2025-08-22 字体:[ ]

“我们社区终于也有社区食堂了!”在新桥社区居民日夜期盼中,同新里社区食堂正式营业。这座由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改造的“暖心厨房”,如今已成为海安街道基层治理的新名片。

始于舌尖

精准服务,凝聚多元服务新滋味

新桥社区同新里社区食堂一层明档窗口通过科学配餐、分时段服务、梯度定价等创新模式,不仅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饮食需求,更以小切口展现了基层治理的大智慧,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的生动样本。

每日更新的菜单背后,是服务者对居民健康需求的精准把握。食堂创新推出“分时段服务”机制,体现对不同群体生活节奏的深度关怀。11点至12点“银发时段”,提供松软清淡的适老餐;12点至14点“能量补给”,快捷工作餐缓解上班工作“时间贫困”;14点至16点“暖心加餐”,为外卖骑手、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奉上热饭,社区温度尽显其中。

在价格设计上,食堂实施“差异化惠民”套餐。老年“惠民套餐”享受成本价补贴,新就业群体“骑士套餐”提供加量不加价的实惠,困难居民可申领“爱心补助餐”。这种“兜底+普惠”的模式,既保障了基本民生,也体现了社会公平。一位外卖骑手感慨:“这里不仅饭菜可口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被尊重、被关怀。”

成于温情

邻里守望,打造共建共享新家园

同新里社区食堂积极探索“食堂+”服务模式,将原本单一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为集餐饮、社交、娱乐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。这样一来,这里更成为邻里守望、文化共享的新家园,诠释着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。

一楼的餐厅里,居民们围坐拼桌,从陌生到熟悉,欢声笑语中传递着邻里温情;二楼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内,阅读区的老人专注翻阅,棋牌区传来阵阵笑语,运动区的乒乓球爱好者挥拍竞技,活力十足。这种模式,让冰冷的楼道热闹起来,有效破解了现代城市社区“邻里不相识”的难题,营造出守望相助、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。社区食堂的创新实践,不仅体现在空间功能的拓展上,更体现在服务内涵的深化中。正如一位居民所说:“这里不仅是吃饭的地方,更是我们交流、学习、活动的‘第二客厅’。”

终于蝶变

基层治理,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

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福彬深有感触地说:“我们着力将社区食堂打造成为党群的连心桥,为民的同心桥,惠民的暖心桥。在这里,一顿简单的饭菜不仅能满足口腹之需,更能吃出浓浓的邻里情,品出满满的幸福感。”社区食堂不仅提供餐饮服务,更成为收集民情、汇聚民智、凝聚民心的重要平台,实现了“小食堂”撬动“大治理”的倍增效应。

“社区食堂是‘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’里最重要的一站。”海安街道党工委书记丁小军介绍到。基层治理的理念已经由“保基本”迈向“促发展”,既解温饱,更重滋养;服务对象从“特殊群体”覆盖至“全龄居民”,各得其所;功能定位从“单一空间”跃升为“复合节点”。

民生工程贵在“接地气”,基层治理重在“润人心”。从“居家养老服务站”到“全龄友好空间”,同新里社区食堂的蜕变正是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